铜陵

首页>地方频道>铜陵>文化

铜陵民歌概览

   铜陵世称八宝之地。千百年来,铜陵人民不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厚的精神财富。铜陵民歌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通过世代口耳相传遗留下来的宝贵音乐文化遗产。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铜陵民歌真实地反映了铜陵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生产、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由于民歌有“口头性”的特点,更由于旧社会统治阶级对民间文化的鄙视和摧残,历代铜陵民歌通过文字留存下来的极少。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和整理。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铜陵的音乐工作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多次开展民歌挖掘活动。早在1956年,我县就开始了民歌搜集整理工作。1963年,根据国家编辑《中国民歌集成》的计划,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民歌普查,并经筛选油印成册。铜陵民歌曾多次参加省、地(市)文艺汇演,有不少被国家、省级书刊录用出版。群众性的民歌演唱活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不少乡镇有民歌演唱队,涌现了许多优秀民歌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歌的调查、挖掘和整理研究工作被提到重要位置。1980年以来,铜陵的音乐工作者又进行了两次系统的搜集工作。不少民歌将要收入《中国民歌·安徽卷》出版。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搜集挖掘的铜陵民歌约200余首,经整理鉴定较为完整并独具铜陵风味的约50余首。本文拟从铜陵民歌的种类、音乐和歌词艺术上的特点、铜陵民歌同兄弟地区民歌的亲缘关系等方面做些初步研究,并对几首最为出色的民歌列专条加以介绍。

  (一)铜陵民歌的种类

  民歌按一般规则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歌舞曲四大类,经搜录的铜陵民歌资料中以小调类居多,约占60%,其次为劳动号子,约占20%,山歌约占12%,歌舞曲约占8%。历次民歌普查还搜集了不少革命历史民歌,均属小调类,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单列一类。

  一、劳动号子。铜陵民歌中有舂米号子、打夯号子、打硪号子、搬运号子等。劳动号子是在程序比较单一、负荷比较重的集体体力劳动中,用以协调动作、调剂精神的歌唱形式,所以它的节奏形式与劳动特点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多用一领众和的方式演唱。例如舂米号子,铜陵有三种。三种舂米号子的曲调不尽相同。钟鸣陆成昌、涂德友两位老人所唱的舂米号子音域宽,旋律美,衬词多。全曲雄浑壮阔,跌宕豪放,使听者如身临其境。顺安豆腐师傅伍传金献唱的舂米号子则又是一种风味,音域虽不太宽,却变化自如,粗犷而不失活泼风趣。后者经省群艺馆沈仁浪同志改编成《抗旱号子》,多次参加省一级汇演,1960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的线谱本《中国民歌》选入出版。

  相比之下,铜陵的打硪号子则较为规整。笔者搜集到的就有两种:一种旋律起伏较小,轻唱慢和,热烈而富有弹性。一种音域宽,雄劲高昂,硪石抛得高,落地铿锵。

  搬运号子是大通搬运工人在长期码头劳动中的天才创造,包括拖缆号子、搭包号子、装卸号子、抬箩号子等。有的高亢激越,有的低迴浑厚。领唱者即兴变化,又不离其宗,使听者感受到一种集体力量之壮美。现在在大通江边有时还可听到搭包号子和抬箩号子,旋律性已有所减弱。其余已不多闻。

  二、山歌。山歌是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田间歌曲的泛称,也包括耘田歌、插秧歌等。铜陵的山歌,节奏自由,多以咏唱农事劳动或男女爱情为内容,如《稗子光节稻长毛》、《一蓬太阳一蓬荫》等。也有较长的叙事内容,甚至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内容,如《二十四劝》、《心想问姐借盘缠》等。

  除《牛歌》外,较有特色的山歌就数《帮歌》了。《帮歌》是农民锄草、耘田时集体演唱的,流行于广大洲圩地区。《帮歌》同本地秧歌旋法相似,由于受邻近县高腔山歌的影响,唱起来,高亢悠扬,行腔如缕。《帮歌》的演唱方式较为特殊。全曲由五人先后传递,然后是众人帮腔合和,故名《帮歌》。

  三、小调。小调亦称小曲,多数都经过民间艺人有意识的加工,所以艺术上也较为完整。这是它与号子、山歌的最大区别。铜陵民歌小调类不但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包罗极广。有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如《卖茅柴》、《难民歌》等;有反映妇女悲苦命运的《苦媳妇自叹》、《恨小脚》等;有农村风俗活动中演唱的《送春调》、《送秋歌》等;有表现新社会人民生活的《渔民唱翻身》、《宣传婚姻法》等;尤以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民歌为最,如《我俩有心怕什么》、《看灯调情》等,有些如《手扶栏杆》、《十爱歌》等至今在地头田畈还常能听到。

  曲调优美、结构规整是小调类民歌的重要特征。如流行于金榔等地的《我俩有心怕什么》就是一首优美健康的情歌。此曲1956年参加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优秀节目奖,并被选入《安徽民间音乐》出版。

  “送秋”是铜陵农村的一项风俗性演唱活动,每年中秋节举行。所谓“送秋"就是“送子”,是向上年新婚的农户预祝“早生贵子”的娱乐活动。《送秋歌》演唱采用一唱众和的形式,热烈而富有喜庆色彩。中国音乐家协会1964年编制并内部出版的《全国汉民族民间舞蹈分布情况表》中将“送秋”归入传统舞蹈之列。

  四、歌舞曲。铜陵地区的民间歌舞种类较多,如龙灯、狮舞、旱船、竹马、高跷、花灯、彩轿、莲湘、蚌舞等,多以锣鼓伴奏,或加大唢呐(当地俗名大钦)吹奏曲牌。载歌载舞的不多,顺安的《旱船调》歌舞兼作,是为一例。除《看灯》外,金榔闸口汪德道传唱的《渔翁乐》较有特色。《渔翁乐》扮演“鹬蚌相争”故事,有渔翁、鹬、蚌三个角色。歌曲由渔翁扮演者边舞边唱,热烈欢快,饶有情趣。

  五、革命历史民歌。铜陵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本地流行着大量的革命历史民歌。据史载,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革命军曾在铜陵同清王朝军队进行过多次激战,并两度占领了铜陵县城。《皖志述略》收录一首铜陵民歌云:“男丁忙去运米粮,妇女煮饭喷喷香,年少孩童喂牲畜,共祝天军日月长。”当时铜陵一位以卖柴放牛为生的农民王怀德编唱了一首《十字歌》,反映了铜陵人民对太平军的热烈拥护和对清王朝敢于反抗的革命斗争精神:“一字写来一横长,广西出了一个小天王,盖世又无双。囤兵养马千千万,要与清朝动刀枪,皇帝要推翻……”此曲有21段歌词,1963年挖掘时,演唱者何本奎为65岁的老农民。据称这是他10余岁时由本地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陆道安口授的,足见这支歌受到几代人民群众的喜爱。《十字歌》不但对研究铜陵地区革命斗争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在我国民间音乐宝库中,也不失为一件具有历史价值的艺术珍品。

  抗日战争时期,民歌是宣传革命和抗日的重要形式。现在搜集到的比较完整的革命民歌就有10余首,如《攻碉堡》、《三骂顽固派》、《送哥去参军》等。笔者曾搜集到一首《当兵歌》,共12段歌词。原词是哀叹壮丁苦的,填上新词后,速度略加快,显得威武雄壮,乐观豪迈,反映了铜陵人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对胜利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铜陵民歌的词曲特点

  “赋、比、兴”是中国民歌歌词艺术的传统手法,这在铜陵民歌中得到充分体现。一些叙事性民歌不但铺陈直叙,还常因景编词,移步换形,民间有所谓“见风挂牌”之说即是。用比则斑斓多彩,生动贴切,如“狮子要喳咀,老虎要吃人,恨声大脚害死我苦命人”(《恨大脚》),“媒人本是花猫咀,贪吃贪喝才是真”(《十里亭》)等等。起兴常用“十二月”、“十二月花名”、“十字”等传统套子。更有兴比相兼的,如《卖欢团》:“十塘养鱼一塘鲜,我的欢团实在甜,送给姐姐尝一口,包你想我想五年。”在用韵上,除一些较短的民歌一韵到底外,大都频繁换韵。用得最多的是“人辰”韵,以“灰堆”、“乜斜”韵为少见。由于方言的影响,“江阳”和“前言”通押,部分“中东”韵字与“人辰”通押。

  铜陵民歌几乎都是五声调式,即使偶然见到一些自然半音,也能明显看出记谱者加工的痕迹。所搜集的全部铜陵民歌中,五声征调约占百分之七十,羽调占百分之十六,尚未发现商调式。音域多在八度以内,旋律多级进和小跳,五度以上大跳极少。在曲式上多为单段体,约占百分之九十,特别常见的是上下句式结构的单段体。在小调类中,有一定数量的杂句式,其旋法不落俗套,变化纵横,曲趣叠生,很值得学习研究。节拍上,除山歌类有部分散板外,多为2/4拍子,两种节拍交替的以《渔翁乐》和《当兵歌》为仅见。

  (三)铜陵民歌的亲缘关系

  铜陵与繁昌、南陵、青阳、贵池接壤,与无为、庐江隔江相望。由于经济、文化、民俗和婚姻关系的交流、影响,铜陵民歌与附近地区民歌相互影响也较大。从现有资料看,属铜陵地区仅有的民歌还为数有限,从词到曲都与邻近地区有程度不等的联系,而在局部变化上体现铜陵特色的则较多。总的看来,山歌类与南陵、繁昌的联系大些,如《耘田歌》南陵就有些和铜陵在旋法上基本相同,由于方言相别,衬词上区别大些。小调类则与贵池、安庆地区联系多些。如《手扶栏杆》,贵池、青阳、怀宁、东至、岳西、宿松、无为、庐江都有,只是铜陵的《手扶栏杆》曲调节奏形式不同,结构则全同。词曲乃至曲名都几乎全同的,如《十二月飘》之与贵池、望江、岳西,《看灯调情》之与贵池、望江,《十二月想郎》之与枞阳等。孰为源头,尚未可知。铜陵的《送秋歌》有两种,其一与岳西黄羊一带的《闹新房调》词曲大同小异。显见铜陵在文化习俗上与上述地区的联系是很深的。劳动号子类的《舂米号子》中有一种和繁昌的旋律基本相同,但铜陵的音域稍宽,因而气势也大些。《打硪号子》与贵池、望江的旋律和衬词都不一样,但结构、句式、节奏则全同,和我省大别山区的《打硪号子》比,则大相径庭,相去甚远。据此也可推知劳动形式的异同。

  民歌是地方戏曲的源头,地方戏曲形成以后又反过来与民歌互相渗透。铜陵地区流行的地方戏曲主要是黄梅戏和庐剧。《送秋歌》的另一种曲调就是黄梅小戏《打豆腐》采用的一种花腔曲牌。铜陵人民之所以对黄梅戏更为喜爱,未始不因对民间音乐的审美习惯所确定。

  (四)几首出色的民歌简介

  一、《牛歌》。放牛对歌是铜陵乡间最常见的游戏,唱的就是这支“牛歌”。《牛歌》把一幅秀美的江南农村风俗画融入歌曲中,舒缓悠扬,质朴淳真,妙趣无穷,一经挖掘整理出,便在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牛歌》曾被安徽省歌舞团作为保留节目长期演出,在《安徽民间音乐》等许多民歌集中出版,被上海戏曲学校编入教材发行,被黄梅戏《刘三姐》吸收改编成“对歌”演唱。

  二、《放绵羊》。这支小调曲是1959年在市郊白鹤搜集的。演唱者胡月霞从小就随祖母在山上放羊,并从祖母学得《放绵羊》歌。歌词悲切哀怨:“五月放羊是端阳,蚊虫苍蝇闹嚷嚷,蚊虫苍蝇咬一口,好比快刀剜肝肠……。”放羊女哀叹牧羊劳动的凄苦,也悲泣家庭生活的不幸:“八月放羊是中秋,丈夫打骂泪双流,秤杆打奴有紫痕,秤砣打奴血闷心。”对旧社会妇女的悲苦命运作了有力的控诉。《放绵羊》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收录出版,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经常参加省市文艺汇演。

  三、《看灯》。这是铜陵民歌中一支奇彩闪烁的舞曲。它表现了元霄节大放花灯,万家欢腾的场面,节奏欢快,气氛热烈。表演方式和曲调都新颖别致,独树一帜,在创作歌曲中尚属罕见,在各地的民歌集中,也很少有类似的,充分显示了铜陵人民的音乐智慧和创造才能。

  四、《条条丝线系妹心》。这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情歌,流行于铜陵金榔一带。歌词各段都以“丝线”起兴,托物寄情,比拟心心相印,情丝缠绵的爱恋心理,恰到好处。曲调平稳流畅,细腻真切,优美动听,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此曲曾在20世纪50年代由当时的县文工团编成歌舞,广为传唱。

  “山歌无本句句真”。铜陵民歌丰富多彩,不仅为研究铜陵的历史、文化、民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音乐工作者继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创作出具有铜陵特色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音乐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本。

  本文承姚介平等同志提供了部分资料,特表谢意。由于笔者占有的资料和学识限制,请读者批评指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30
收藏
分享